息无一场酝酿望储降正在风暴经济美联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经济周期的分析师,我必须坦诚地说,当前的市场情绪让我感到不安。那些光鲜亮丽的CPI数据和就业报告背后,隐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信号。这篇文章我想从几个关键维度,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认为美国经济很难逃过这场衰退。历史总是惊人相似:软着陆呼声高涨的危险信号记得2007年10月,耶伦还在旧金山联储主席任上时就说过:"经济最可能实现软着陆。"结果呢?两个月后就爆发了大衰退。这不是个案,我翻看历史...
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经济周期的分析师,我必须坦诚地说,当前的市场情绪让我感到不安。那些光鲜亮丽的CPI数据和就业报告背后,隐藏着许多令人忧虑的信号。这篇文章我想从几个关键维度,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我认为美国经济很难逃过这场衰退。
历史总是惊人相似:软着陆呼声高涨的危险信号
记得2007年10月,耶伦还在旧金山联储主席任上时就说过:"经济最可能实现软着陆。"结果呢?两个月后就爆发了大衰退。这不是个案,我翻看历史数据发现,每次衰退前都会出现类似的乐观情绪高峰。就像2020年疫情爆发前,几乎没人讨论衰退风险。
经济学家总喜欢用线性思维预测经济,但衰退偏偏是个非线性事件。这就好比看着一个人健康饮食、规律运动,就断定他永远不会生病一样荒谬。
失业率:一颗定时炸弹
美联储预测失业率将从3.8%升至4.1%,这在我看来太过乐观。我们的预测模型显示,失业率有三分之一概率会突破7%。这不是危言耸听,看看正在扩大的汽车工人罢工就明白了。
1998年通用汽车的罢工导致就业人数骤降15万,这次涉及2.5万名工人,影响只会更大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加息的滞后效应还没完全显现。货币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通常要18-24个月才会显现,这意味着真正的考验可能要到明年才会到来。
油价与美债:双重打击
油价突破95美元/桶,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?我上周去加油站时就深有感触,加满一箱油要多付近20美元。这笔额外的开支必然要挤占其他消费。
更可怕的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.6%,创16年新高。我记得2007年金融危机前,收益率也不过5%左右。高利率正在扼杀房地产市场,上周我的一位开发商朋友就不得不暂停了两个项目。
钱包告急: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堪忧
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正在快速消耗。最让我震惊的是,80%的美国底层民众现在的存款还不如疫情前。与此同时,信用卡违约率飙升,尤其是年轻人的违约情况特别严重。
银行也在收紧信贷。最新的SLOOS调查显示,约一半银行正在提高商业贷款门槛。这意味着企业更难获得资金,投资和招聘必然会受影响。
债务困境:美联储的两难选择
美国政府债务已经突破32万亿美元,这个数字让我感到眩晕。更可怕的是,今年新增债务可能超过2万亿。我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,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。
现在的问题是,谁来接盘这些债务?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传统买家都已经力不从心。没有足够买盘,美债收益率只能继续攀升。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美联储短期内不可能降息,他们别无选择。
写在最后:风暴前的宁静
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危机的分析师,我太熟悉这种市场氛围了。所有人都相信这次不一样,所有人都认为经济足够强劲。但历史告诉我们,越是这种时候,越要保持警惕。
失业率上升、存款枯竭、信贷收紧、债务高企,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正在编织一张衰退的大网。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已经非常有限,降息短期内无望,硬着陆恐怕难以避免。
对于那些投资风险资产的朋友,我的建议是:系好安全带,这场风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猛烈。
- 寻找下一枚妖币:我在加密货币市场淘金的实战经验2025-09-14 23:00
- 2025数字支付革命:当U卡遇上你的钱包,钱突然变得会生钱了2025-09-14 22:40
- 美国加密监管大变天:这三部法案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?2025-09-14 22:10
- 退休金投资新选择:机遇与陷阱并存,我的三点真心建议2025-09-14 21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