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需象革行业要一业者的破道块链谈区场形资局之命深从
就在上周奥斯汀的Permissionless II大会上,CoCreate创始人Tara Fung语出惊人:"加密货币已经变成了一个脏字眼。"这句话引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现状的深思。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完全理解Tara的担忧。她更倾向于使用"Web3"这个说法,因为它不仅涵盖了技术层面,更包含了去中心化、用户主权这些核心精神。说实话,每次在饭局上提到"我在做加密货币",总能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尴尬氛围,就像十年前说自己做P2P网贷一样。 记得去年感恩节家庭聚会,当我说到自己正在研究NFT时,我那七十岁的阿姨突然兴奋地说:"哦!就是那些猴子头像对吧?"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,普通用户根本不在乎底层技术是区块链还是魔法,他们只关心这东西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价值。 Moonpay总裁Keith Grossman的比喻让我拍案叫绝。他说现在的加密货币行业就像90年代个人电脑刚兴起时,大家都在讨论CPU是486还是奔腾,内存有多少兆。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是乔布斯举着iPod说:"你口袋里可以装一千首歌。" 这不就是我们行业的现状吗?我们耗费大量精力解释什么是零知识证明、分片技术,而普通用户只想问:"这玩意能让我发朋友圈更酷吗?能帮我省下中介费吗?"就像Grossman说的,没人关心马桶的工作原理,他们只在乎按下冲水键后会发生什么。 谈到行业声誉问题时,Grossman的观点让我深有同感。每次加密货币暴跌,总有人跳出来说"看吧,这就是骗局"。但说实话,哪个赚钱的行业没有骗子?房地产、股市、艺术品收藏,哪个不是骗子横行?关键是如何建立合理的监管框架。 我记得2017年ICO狂潮时,有个项目白皮书里竟然写着"我们要用区块链改造太阳能",结果后来发现团队连太阳能电池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这种事情多了,难怪大众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偏见。 说到底,技术只是工具。就像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用互联网,但很少有人会去想TCP/IP协议是如何工作的。Web3要真正走进大众生活,必须做到两点:一是简化到极致的使用体验,二是提供传统互联网无法实现的独特价值。 上周我试用了一个新的社交应用,它用区块链技术确权内容,但整个过程丝滑得就像在用普通APP。当我姐姐问我怎么使用时,我只说了一句:"这和Instagram差不多,但你的照片不会被平台随便删除。"她立刻就懂了。 这可能就是Web3的未来——不需要解释技术原理,只需让用户感受到"这比原来的更好用"。毕竟,没人会为了用区块链而用区块链,就像没人会因为喜欢内燃机而去买车一样。换个马甲还是脱胎换骨?
从486电脑到智能手机的启示
监管不是敌人,而是朋友
用户体验才是王道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香港房地产市场迎来革命性变革:首个房地产STO项目获批
-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:比特币危局与以太坊的突围之战
- 日本金融巨头玩转区块链:邮政银行要给你的存款上链
- 当上市公司疯狂囤积比特币:一场颠覆传统的金融革命
- 9月13日投资手记:耐心是财富最好的朋友
- 香港数字资产交易:在监管与创新的钢丝上翩翩起舞
- 欧洲的数字货币危机:当欧元遇上区块链,谁主沉浮?
- 比特币投资者必看:5个值得深思的行业热点
- 区块链游戏迎来重磅玩家:LUKSO携手虚幻引擎开启新纪元
- 十二年风雨路:火币HTX如何逆势崛起成为加密市场新标杆
- 2024加密市场观察:一场只有优等生才能参加的派对
- 加密市场大洗牌:牛市中的健康调整还是行情终结?
- 比特币跌破2.5万大关:危机中藏着转机?
- 11人创造百亿神话:这家低调的加密交易所凭什么碾压Tether?
- 加密世界的亚洲枢纽:日本正在书写新篇章
- 币圈大佬们的清晨:8月24日不寻常的24小时
- 9.11主流币交易回顾:比特币实战策略复盘
- AI大佬们的政治博弈:1亿美元砸向国会山,美国银行却在担心钱袋子
- 在AI与加密的十字路口:我的投资心法
- 从负债70万到单币A7:一个90后Web3创业者的逆袭之路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