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开发 > 原理的运派生转奥揭秘解析秘深度

原理的运派生转奥揭秘解析秘深度

2025-09-17 03:46:36 [分析] 来源:链动投资

大家好,我是joohhnnn。在深入探讨之前,我强烈推荐各位先浏览一下optimism/specs中关于派生部分的官方说明。说实话,第一次阅读官方文档时我也是一头雾水,这完全正常!但相信我,当你读完本文再回头看那份文档时,会发现它简直是把精华浓缩到了极致。

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派生机制?

想象你正在运行一个Layer2节点,这个节点需要从Layer1(DA层)获取数据,然后构建出完整的Layer2区块。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,但实现起来却相当复杂。让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: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拼图游戏,你需要从一堆碎片(Layer1数据)中找出正确的部分(batch transactions),然后按照特定顺序(派生过程)将它们拼接成完整的画面(Layer2区块)。

让我们从实际问题出发

在设计这样一个系统时,我们不得不面对几个关键问题:新节点启动时如何避免全量同步的噩梦?如何高效地从海量L1数据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信息?区块状态如何从"不确定"逐步过渡到"最终确定"?这些问题的答案,正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核心。

一个转账案例的旅程

让我们跟踪一笔简单的L2转账交易的生命周期:

1. 诞生阶段:你的转账交易被sequencer节点捕获,打包进区块A(状态:unsafe)

2. 上链阶段:大约4分钟后,batcher会将这段时间内的所有交易(包括你的)打包发送到L1(区块X生成),但区块A仍处于unsafe状态

3. 确认阶段:任何执行派生程序的节点都会从L1获取区块X数据,更新本地L2状态,这时区块A升级为safe状态

4. 最终阶段:经过L1两个epoch(约64个区块)后,区块A被标记为finalized

技术深潜:从数据到安全状态

现在让我们戴上工程师的潜水镜,深入代码层面看看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:

第一步:数据捕获:通过l1_traversal.go模块,我们像个侦探一样追踪最新的L1区块。就像追查线索一样,我们总是关注当前区块的下一个区块(origin.Number + 1),如果找不到,就说明已经是最新区块。

第二步:数据过滤:calldata_source.go就像是我们的筛子,用batcher地址和config作为过滤标准,只留下真正有价值的batch transactions。这让我想起了淘金的过程,我们要从泥沙中筛选出真正的金粒。

第三步:状态转换:这里的工作就像是一条精密的装配线:

有趣的是,这里的batch和我们常说的batcher发送的batch交易是不同的概念。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,一个大的batcher交易可能包含多个derivation层面的batch。

最终确认的智慧

安全状态并不是终点。就像古代文书需要多个见证人盖章确认一样,safe区块需要经过L1两个epoch(64个区块)的考验才能升级为finalized状态。这个设计既保证了安全性,又不会让确认过程过于漫长。

循环的艺术

整个派生过程就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齿轮组,由eventLoop函数驱动,通过Step函数一步步推进。我第一次理解这个机制时,感觉就像是在解一个精密的机械钟表,每个部件都严丝合缝地配合着。

如果你看完这些还是觉得有些困惑,别担心!建议回顾一下第三章关于batcher工作原理的内容。记住,理解区块链技术就像学习一门新语言,需要时间和实践。

参考资料:

(责任编辑:精选)

推荐文章
  • 市场风云录:贸易战曙光与稳定币狂欢的双重奏

    市场风云录:贸易战曙光与稳定币狂欢的双重奏 说实话,最近国际金融市场的戏剧性发展简直比美剧还要精彩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表态,让我仿佛看到了贸易战的终章。这位财长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——他把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比作"三脚凳",税收、贸易和放松监管就是那三条腿。税收这条腿已经稳稳落地,《大而美法案》7月就生效了;现在贸易这条腿也快修好了,贝森特自信满满地预计10月底前能搞定。至于放松监管?那是个长期工程,现在政府要求每出台一项新... ...[详细]
  • 周六市场观察:比特币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

    周六市场观察:比特币走势分析与操作策略 这两天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前天那一波上下震荡,明摆着就是主力在洗盘。不过说实话,整体结构根本没被破坏,这种震荡反而给了我们更清晰的交易信号。短线操作:精准把握支撑压力位昨天36100-36200这个区间果然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,这个位置我前两天就特别提醒过。现在37000上方站稳了,短线压力在37500左右。我算了一下,这里做多能有1000点左右的空间,做空的话四五百点也够吃了。以太坊这边... ...[详细]
  • 揭秘比特币生态新宠:ARC-20和ATOM的前世今生

    揭秘比特币生态新宠:ARC-20和ATOM的前世今生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ARC-20代币,这让我想起去年第一次接触Atomicals协议时的兴奋感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不得不说这个基于比特币网络的创新方案确实很有意思。Atomicals协议:让比特币焕发第二春还记得2017年那会儿,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在以太坊上发币。时过境迁,现在最火的玩法变成了"如何在比特币网络上搞事情"。Atomicals协议就是这个趋势下的产物,它巧妙地利用了比特币... ...[详细]
  • 泰达币主动冻结2.25亿:加密行业的信任悖论

    泰达币主动冻结2.25亿:加密行业的信任悖论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今天看到泰达币主动冻结225亿美元的消息,内心真是五味杂陈。这不只是简单的合规操作,更是对整个加密货币理念的一次拷问。史上最大规模的冻结行动据吴说区块链报道,USDT发行方Tether最近联手OKX和美国司法部,对一个涉嫌东南亚人口贩卖的黑钱包下手了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,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——这可是加密货币啊!想象一下,银行突然告诉你"我们决定冻结你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减半前市场风云:暴跌预言背后藏着什么?

    比特币减半前市场风云:暴跌预言背后藏着什么?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可不太平,著名分析师Benjamin Cowen的一番言论让不少投资者都坐不住了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位拥有78万粉丝的大V预测比特币可能跌到23,000美元时,我也忍不住揉了揉眼睛重新确认了一下价格走势图。分析师为何突然看空?Cowen这个观点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。你知道吗?这位老哥最擅长的就是从历史数据中找规律。他发现比特币在每次"减半"事件前都会上演类似的剧本:先是持续... ...[详细]
  • 币圈老手教你:交易量指标真的靠谱吗?

    币圈老手教你:交易量指标真的靠谱吗? 说到交易量这个指标,在加密货币圈子里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太清楚交易量的重要性了。简单来说,它就像是我们炒币时的"温度计",能实时反映市场的活跃程度。揭开交易量的神秘面纱你们知道吗?那些交易所24小时不停跳动的数字背后,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我记得2021年牛市的时候,某些不知名的小交易所的交易量突然飙升,当时很多人以为发现了"金矿",结果后来才知道是庄家在做虚... ...[详细]
  • 别错过!Celestia第二轮空投攻略大揭秘

    别错过!Celestia第二轮空投攻略大揭秘 作为一名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Celestia的这个空投计划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他们第一季就豪气地分配了7.4%的代币供应量给社区,更让人心动的是,官方文件还暗示未来可能还会有12.6%的代币空投。这不,第二季空投即将来袭,我这就把自己挖到的"致富经"分享给大家。为什么Celestia值得关注?记得我第一次接触Celestia时,就被它的模块化设计惊艳到了。它基于Cosmos SDK开发,就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晨报 | 币安高管离职潮持续,NFT市场强势反弹,监管风暴或将来临

    区块链晨报 | 币安高管离职潮持续,NFT市场强势反弹,监管风暴或将来临 11月17日的清晨,区块链世界又迎来了新一波的风起云涌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,我必须说今天的消息特别有意思,既有令人振奋的创新,也有发人深省的监管动向。交易所风云币安的反恐金融负责人Jennifer Hicks离职的消息让我不禁感叹,这家全球最大交易所今年的人事变动实在太频繁了。记得两个月前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庆祝晋升为"有史以来第一位"反恐金融顾问,转眼间就选择了离开。这已经是今年币安离职... ...[详细]
  • XEC代币:暴涨17%背后的秘密,狂欢还能持续多久?

    XEC代币:暴涨17%背后的秘密,狂欢还能持续多久?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数字货币市场的老手,最近XEC代币的表现真是让我眼前一亮。短短一周时间,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代币竟然暴涨了17%,这在整个低迷的加密货币市场里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记得9月18日那天,我正在喝早咖啡刷行情,突然看到XEC从0.000022美元一路狂飙到0.000028美元,就像坐上了火箭。第二天更夸张,直接冲了23%,虽然之后稍有回落,但依然稳稳站在0.000027美元上方。今天开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比特币一夜暴跌8.7%,我们该恐慌还是抄底?

    当比特币一夜暴跌8.7%,我们该恐慌还是抄底? 凌晨三点,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,心跳加速。比特币价格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瞬间跌破了35000美元心理关口。作为经历过2018年大熊市的老韭菜,这种场景实在太熟悉了。短短24小时内,8.7%的跌幅让那些高杠杆追涨的玩家爆得连渣都不剩,3亿美元的爆仓数据看得人头皮发麻。为何CPI利好却迎来暴跌?说来讽刺,这次暴跌居然发生在CPI数据向好的背景下。那天晚上,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让整个华尔街都沸腾了,美联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