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我相I如一眼中业真何悄的行位投资人们的悄改生成式A生活
还记得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时朋友圈刷屏的场景吗?这款现象级应用仅用7个月就收获了1亿月活用户,确实让人惊叹。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科技行业的投资人,我更关心的是:除了这个"明星选手",普通用户到底在用哪些AI产品?老牌公司在哪些领域占优?又有哪些黑马正在崛起?这些问题远比表面数据更有意思。 为了找到答案,我和团队分析了SimilarWeb最新的流量数据(截至2023年6月),对生成式AI产品做了Top50排名。这份榜单或许不够全面,但它像一面镜子,清晰地反映出这个新兴市场的真实面貌。让我分享几个出乎意料的发现: 说实话,这个结果让我很惊讶。榜单中80%的网站都是在过去一年内创建的,就像我去年在新加坡科技展遇到的那群创业者,他们用简陋的demo就能吸引投资人排队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其中48%的公司完全是"白手起家",连风投的钱都没拿过。 想想看,5年前开发一个主流App需要多少资源?现在,几个大学生在宿舍就能捣鼓出一个AI产品。当然,那些做底层模型的公司(平均融资9800万美元)和做应用层的创业者(平均900万美元)还是有明显差距。但至少说明,AI时代给了小团队难得的入场券。2. 聊天机器人一骑绝尘,但新玩家正在弯道超车不得不承认,ChatGPT实在太强了——它独占前50名产品60%的流量,相当于16亿月访问量。但有趣的是,CharacterAI这个主打AI陪伴的应用已经悄悄爬到第二位。我女儿就整天和里面的虚拟角色聊天,留存率比ChatGPT还高。 说到细分领域,图像生成类(占41%流量)正在爆发。Midjourney固然厉害,但像Leonardo这样专注游戏资产的小众玩家也活得很好。这让我想起2008年App Store刚兴起时的景象:大平台吃肉,小应用喝汤,各自精彩。 这些年我看过太多烧钱换增长的悲剧,但AI行业给了我惊喜。榜单上90%的公司已经盈利,平均订阅费高达每月21美元!要知道,Headspace这类知名App的年费才70美元左右。 更难得的是,它们基本不做付费推广。我在Reddit上经常看到用户自发分享AI工具的使用心得,这种有机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后期几乎绝迹了。就像我投资的PhotoRoom,靠口碑就获得了88%的移动端流量。 目前大多数AI产品都选择从网页端切入,这很合理——开发成本低,覆盖用户广。就连ChatGPT都等了半年才推出App。不过嗅觉敏锐的玩家已经开始布局移动端了,比如CharacterAI的App流量占比已达46%。 想想我们每天在手机上多花的那36分钟,这个趋势再明显不过。下个爆款AI应用,很可能就藏在某个年轻人的手机原型里。 看着这些数据,我忽然想起20年前谷歌刚崛起时的场景。历史不会重复,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。生成式AI的竞赛才刚刚开始,而最精彩的剧情,往往发生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。1. 草根创新者的春天:八成网站都是"新生儿"
3. 用户竟然愿意为AI买单?这个变化太关键
4. 浏览器还是主战场,但移动端暗流涌动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2024年比特币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:10万美元大关触手可及?
- 重磅合作!燧原科技携手多方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算力新生态
- Layer2进化史: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侧链技术
- 比特币王者归来:12年沉浮录
- 2023年区块链赛道最火热的火车头项目:Trains深度解析
- dYdX独立建链:一场去中心化的自我革命
- 当Pokémon卡牌遇上区块链:RWA大规模落地的破冰之旅
-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:机构投资者为何仍在观望?
- 柴犬币真能涨到89美分?这份预测让SHIB持有者们沸腾了
- 致学教育再创佳绩:荣获学历提升行业十大诚信品牌称号
- 10月6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:BTC和ETH的市场脉搏与实战建议
- 以太坊活跃度爆发背后:暴跌警报还是抄底良机?
- 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投资机会还是市场泡沫?五篇文章帮你理清思路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寒冬中的一抹亮色
- 从Surf Protocol看衍生品市场的革命性突破
- 波场TRON迎来里程碑时刻:TVL突破185亿美元大关
- 链游市场Q3风云录:资金降温但玩家热情不减
- 精准预测!BTC斩获450点收益,ETH获利30点全记录
- 华尔街拉响警报!经济风暴将至,加密市场还能独善其身吗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