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换3用验的药户体还是换汤革命
最近圈内都在热议Intent-Centric这个概念,但说实话,我真见过不少朋友听完后一脸蒙圈地问:"这不就是把AA换个说法吗?"作为一个在Web3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觉得是时候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了。 记得2016年那会儿,以太坊社区就在讨论账户抽象(AA)了。那时候大家想的还是怎么让开发者更轻松地撸代码,比如ERC-4337提出的"用户操作"概念,确实让交易变得更灵活了。这些年看着AA生态逐渐成熟,从Magic.link的托管方案到Safe这样的大厂入局,确实解决了不少痛点。 但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常带新人入圈的老韭菜,我发现AA虽然降低了门槛,但用户体验还是不够爽。这就好比给汽车换了个更舒适的座椅,但开车还是得自己踩油门、换挡、看路况。AA主要解决了"上车"的问题,但"开车"的体验依然复杂。 举个真实的例子:上周我朋友小王想用10个ETH赚点收益。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研究Compound、Aave这些协议,还要比较收益率、设置gas费...最后他问我:"我就想安全地赚最高收益,为什么这么复杂?" 这就是Intent-Centric要解决的问题。它不像AA那样只优化操作界面,而是彻底改变用户与区块链的互动方式——你只需要说出你想要什么("安全地赚最高收益"),系统就能自动找到最优路径。 要实现这个愿景,我觉得需要四个关键层: 1. 表达层:就像和Siri聊天一样自然地表达需求2. 翻译层:把人类语言转化成机器能懂的意图3. 垂直整合层:专业团队处理特定需求(比如DeFi收益优化)4. 协调层:像交响乐指挥一样整合复杂需求 举个更生动的例子:假设你想在Base链上玩个新游戏,现在你得:跨链转账→换币→买NFT→开始游戏...未来可能只需要说"我要玩Base上的XX游戏",剩下的事系统全帮你搞定。 很多人问我:"这是不是一个新瓶装旧酒的概念炒作?"我的看法是:AA就像智能手机的触控屏,而Intent-Centric是Siri这样的智能助手。前者改变了交互方式,后者则重新定义了交互逻辑。 在我们Particle Network的实际开发中,V2版本的Intent Fusion Protocol就是朝这个方向努力。我们想让用户像点外卖一样简单地完成复杂的链上操作——你只需要说"用我的ETH赚最高收益",系统就能自动帮你跨链、比较协议、优化收益。 说到底,Web3要真正走向大众,就必须从工程师思维转向用户思维。Intent-Centric不是简单的概念包装,而是一场真正的用户体验革命。虽然前路还长,但我相信这是让区块链技术惠及普通人的必经之路。从AA到Intent-Centric的进化之路
为什么我们需要Intent-Centric?
四大核心层构建Intent-Centric生态
AA和Intent-Centric:互补而非替代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:市场屏息以待,美元黄金比特币上演三国杀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【深度解析】8月25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: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博弈
- 市场叙事大乱斗:当所有指标都指向不同方向时,我们该如何投资?
- 让区块链数据不再高冷:Footprint Analytics如何为Layer2生态注入活力
- 市场脉搏 |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以太坊面临关键抉择:4700美元关口决定后市走向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BMNR的资本魔术: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
- 币圈风云再起:从英伟达到华尔街的市场启示
-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: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,牛市神话破灭?
- 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九月行情解读
- 稳定币如何在亚洲金融市场开疆拓土?香港峰会大咖这样说
- Web3.0市场异动: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,DeFi生态持续扩张
- 比特币十月见顶?加密市场或将迎来史诗级狂欢
- GameFi赛道黑马Linea:在寒冬中突围的链游新势力
- 8月28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、以太坊走势解析与操作建议
- BMNR的资本魔术: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