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一保之以太环何路走得如周年坊合
转眼间,以太坊那个被称为"合并"的历史性时刻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ETH价格还停留在1600美元左右,和合并前差不多时,心里难免有些失落。但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,我更关注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变化。 还记得合并前,以太坊和比特币一样采用POW机制,矿工们日夜不停地用显卡"挖矿",那场面简直就像在烧钱。我有个朋友当时投资了十几台矿机,电费账单看得人直冒冷汗。现在好了,转向POS机制后,以太坊的能源消耗直接下降了99.99%!这可不是吹牛,加密碳评级研究所的数据摆在那儿。说真的,这种改变对整个行业的形象提升太大了。 现在回想起来,贝莱德那些大机构当初对加密货币的环保质疑,现在都被以太坊用实际行动怼回去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环保指标虽然上去了,但代价是啥?这点咱们得好好聊聊... 合并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质押量暴增,现在都快2700万ETH了!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你看Lido Finance一家就占了32%的质押量,这要放在传统金融里,早就被反垄断调查了。我特别理解社区成员的担忧:万一哪天Lido出点啥幺蛾子,整个网络不就... 说到这个,去年Coinbase和龙卷风现金那档子事还历历在目。当时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心化平台会不会为了合规乱来。事实证明,去中心化这事儿,说着容易做着难啊! 虽然合并本身没让以太坊变快,TPS还是那个10左右的龟速,但它给Layer2的发展铺好了路。现在各种二层方案百花齐放,zkSync、Optimism这些新秀的TPS加起来都超50了!这让我想起V神说的那个"proto-danksharding"技术,据说能实现每秒10万笔交易。要是真能成,那场面... 最近在韩国区块链周上,V神又画了个新饼——用手机就能跑节点。这想法挺酷,但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已经学会对这些"未来功能"保持淡定了。毕竟以太坊的升级速度,懂的都懂。 说实话,在经历了2022年那些交易所暴雷、项目跑路的糟心事后,合并这事儿显得没那么震撼了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可能是以太坊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它就像个固执的技术宅,虽然走得慢,但每一步都踏踏实实。 现在的以太坊,就像个刚完成减重的运动员,虽然还没达到巅峰状态,但至少卸下了环保包袱。至于未来能不能跑赢其他公链?咱们拭目以待吧!能源革命:从耗能大户到环保标兵
质押狂欢背后的隐忧
Layer2的春天来了?
写在最后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肖风万向峰会深度解读:香港Web3.0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
- V神质疑香港Web3前景?看香港如何用三招回应
- STORJ资金面深度解析:这个存储黑马值得关注吗?
- 市场暴跌中的精准狙击:我是如何带团队狂揽8700美元利润的
-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- SBF法庭博弈遇挫:法官强力驳回多名专家证人申请
- 全链游戏:一场值得期待的数字革命还是昙花一现的噱头?
- 牛市来了,老币真的还香吗?
- 30亿抛售警报!加密市场恐将迎来黑天鹅事件
- 华尔街集体打脸:FOMC会议前美股走向扑朔迷离
- 市场震荡中的操作思路:加息前夕的布局机会
- 数藏平台隐私政策:用户数据保护的必修课
- 当美联储加息遇上数字货币:一场跌宕起伏的三角恋
- 灰度VS SEC:这场比特币ETF大战或将改写加密货币历史
- 渣打系Zodia开启机构加密理财新时代:从托管到收益的一站式服务
- 亿万富翁的加密货币噩梦:马克·库班870万美元被盗始末
- 以太坊蓄势待发:4000美元大关近在眼前?
- 深度剖析:为何我对FXS情有独钟,认定其为23-24年最值得押注的项目
- 链上资本主义:加密世界的乌托邦与现实意义
- 当锌铁液流电池登上国家级榜单,新能源市场将迎来哪些变革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