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币替避风港大咖代品荡时代的谈B经济,却是货是动
最近在看CNBC的市场播报时,我注意到一位老朋友Mohamed A. El-Erian又出来说话了。这位安联的经济顾问可是个有意思的人物,当年在PIMCO当CEO时就以直言不讳著称。这次他聊的话题特别应景——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当下,BTC这类资产的角色转变。 El-Erian谈到一个让我特别有共鸣的观点:美国国债这个传统避险天堂似乎正在失去光环。他说:"说来讽刺,现在人们反而开始把BTC和股票称作'安全资产'了。这不正说明大家对国债的信心在动摇吗?"这话说得一针见血。你看看最近的以色列-哈马斯冲突期间,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到4.9%,而BTC反倒涨了20%多,这种反转确实值得玩味。 我特别同意El-Erian说的"质量飞跃"这个概念。说实话,这个词让我想起贝莱德CEO Larry Fink前不久也用过类似的表述。这些金融圈的大佬们难道都在暗示什么?不过El-Erian说得更实在:"我们没看到资金流向传统避险资产的那种'质量飞跃',这个现象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。" 说起El-Erian和BTC的渊源还挺有意思。他2018年那会儿就"冲动消费"了一把,用他自己的话说:"我觉得非买不可,真的!"虽然入场时机把握得不错,但老爷子也坦言自己出得太早。他把BTC投资者分成三类:死忠粉、专业玩家和短线赌徒。我个人觉得,他这个分类挺接地气的。 不过要澄清一点,El-Erian始终认为BTC不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货币。"说BTC能涨到二三十万美元就代表大规模采用?这种想法太天真了。"但他也给出了建设性的观点:"作为支付生态的一环和资产类别,加密资产确实有其存在价值。" 到了今年9月,老爷子又有了新观察。他说加密行业正在经历"青春期"向"成年期"的过渡。"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两件事:第一,它不是新全球货币;第二,它也不会突然消失。"这话说得透彻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人,我觉得这种理性认知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023年熊市抄底比特币:是机会还是陷阱?
- 比特币减半前的阵痛期:23000美元的残酷考验?
- 生息稳定币:一场未竟的金融革命?
- 加密市场周一看盘:BTC与ETH的微妙博弈
- 比特币筑底信号全解析:这些关键指标你不得不看
- 灰度再下一城:以太坊期货ETF申请引发市场新期待
- 9月21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当震荡遇上耐心
- 比特币多单盈利350点,3000美元轻松到手,这份喜悦想与你分享
- 市场惊魂夜:美联储泼冷水,加密货币何去何从?
- 当美元疯狂起舞:加密货币的寒冬何时结束?
- 数字货币:2024年美国大选的隐形战场
- 从数字货币到AI:软银的百亿豪赌正在上演
- 稳定币热潮下的冷思考:专用链到底有没有未来?
- 2023上海区块链峰会:Web3时代的机遇与挑战
- 以太坊:在SEC风暴中逆势前行的硬核玩家
- 德国金融高官敲警钟:加密货币行业的雷还没爆完
- 投资智慧:睡个好觉比赚大钱更重要
- 以太坊再次失守关键支撑位,这次下跌会持续多久?
- 预见未来金融:2023亚洲金融科技节深度体验指南
- 市场风云突变:大盘高位回落背后的投资启示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