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h的的谢狂欢我泡沫出怎样见证们正幕演
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看着friend.tech这出大戏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熟悉的剧本在上演。NingNing说得没错,万物皆有周期,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充满投机气息的加密世界。 让我来分析下这个平台的现状吧。到目前为止,friend.tech已经经历了三波明显的交易热潮。有趣的是,前两波的走势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——都呈现完美的正态分布曲线。而现在这第三波,老实说,我感觉它正在重蹈覆辙。 看看9月13日的数据,交易量已经飙升到52.5万次,和第二波8月21日的峰值持平。但接下来的发展让我不禁摇头——次日立马暴跌39%,随后进入长达两周的"冬眠期",key的价格更是集体跳水,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割韭菜表演。 现在的情况反而更令人担忧。截至发稿时,今天的交易量只有29.3万,换算成24小时数据大概31.3万左右,比昨天53.9万的高点暴跌了42%。这熟悉的配方,熟悉的味道,难道又要开始新一轮的"沉睡期"? 最让我警惕的是这次的数据对比:在8月21日的峰值时,活跃买卖地址高达47,145个;而现在只有24,145个地址,却产生了更多的交易量。这意味着什么?简单来说,就是更少的玩家在进行更频繁的交易——这分明就是典型的"内卷"迹象,绝非健康增长的信号。 说到base链,现在的局面也挺有意思。79,708的日活中,friend.tech就占了30.3%。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经典问题:到底是base成就了friend.tech,还是friend.tech带火了base?说实话,现在连我这个老玩家都说不清了。 但我可以确定的是,当一个项目的交易量完全依赖少数玩家的高频操作,当它的价格走势呈现出如此规律性的暴涨暴跌,我们就该警惕了。毕竟在这个圈子里,见过太多类似的剧本,而结局往往都是新韭菜们交的学费。 所以各位朋友,如果你还在friend.tech的游乐场里玩耍,请记住:音乐终会停止,关键是要在合适的时机找到那把椅子。而现在看来,音乐似乎已经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了...三波浪潮: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
危险的信号:虚胖的交易量
base与friend.tech:鸡生蛋还是蛋生鸡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Web3数据增长新纪元:谁主沉浮?深度剖析主流任务平台生存之道
- 加密支付卡的未来:从花钱工具到财富助手
- 从Ronin回家看以太坊生态的必然趋势
- 今日重磅:以太坊ETF质押迈出重要一步,美国政府竟1美元白菜价采购ChatGPT
- 市场观察:降息预期的博弈与币市震荡
- 数字货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大饼姨太双双回调,机会与风险并存
- 比特币市值超谷歌,距离数字黄金还有多远?
- 加密货币市场再现疯狂:比特币冲击新高,以太坊或将腾飞
- 手把手教你薅MassaLabs羊毛:2000+代币免费拿
- 狗狗币强势反弹:新一轮暴涨行情正在酝酿?
- 2025年8月20日: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
- 当创作者成为新时代的建筑师:谁在重新定义互联网格局?
- LTC、AVAX、TAO关键点位解析:当前市场该如何布局?
- 马斯克深夜发问:量子计算机会不会成为比特币的终结者?
- 以太坊30倍增长的秘密:L1估值背后的现实困境
- 市场暗流涌动:比特币抄底时机浮现,以太坊酝酿巨变
- 比特币Layer2突围战:Bitlayer如何在大机构时代激活万亿沉睡资产?
- 疯狂的美债与躁动的加密市场:8月7日行情深度解读
-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:一场正在重塑财富版图的数字革命
- 币市震荡下的生存指南:当大饼和姨太玩起了跷跷板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