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如何国芯 看破材料材料斩获助力中飞凯局企业殊荣
最近参加了一场汽车芯片行业的盛会,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。飞凯材料获评"2023最佳合作伙伴奖"的消息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这个奖项背后,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不懈努力。 记得去年参观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时,工程师指着一个小小的芯片告诉我:"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,比发动机还值钱。"确实,在智能化浪潮下,车规级芯片已经成为决定汽车产业未来的制高点。但长期以来,高端芯片材料这个"隐形冠军",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痛点。 飞凯材料从2007年就开始布局半导体领域,这一坚持就是16年。他们聚焦的那些"硬骨头"——晶圆制造、封装材料等,正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。这家企业让我想起了当年华为在通信设备领域的突围,都是在别人不愿意碰的领域里默默耕耘。 和飞凯材料的李总聊天时,他提到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:公司每年把7%的营收投入研发。这个数字在材料行业算是相当可观了。要知道,材料研发往往需要"板凳要坐十年冷",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可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。 他们2万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里,我看到了价值不菲的精密仪器,也见到了不少年轻的面孔。公司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,与上海多所高校的合作,都在为这个行业培养着未来的生力军。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,或许正是突破"卡脖子"技术的关键。 飞凯材料开发的KrF底部抗反射层材料等产品,已经展现出不错的市场竞争力。这让我想起一位行业专家的话:"在半导体领域,材料创新往往能带来颠覆性的变革。" 作为产业链上的"幕后英雄",材料企业可能不像芯片设计公司那样引人注目,但他们的突破往往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。飞凯材料的案例告诉我们: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,需要更多这样专注细分领域、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。 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今天,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"静悄悄的革命"。或许再过几年回头看,我们会发现,正是这些在材料、设备等基础领域持续投入的企业,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筑起了最坚实的根基。智能汽车时代的"芯"战场
研发投入的"笨功夫"
突围之路的启示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个老韭菜的市场感悟:在数字货币浪潮中保持清醒
- 9月26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观察:市场在等什么?
- 市场博弈的艺术:如何精准把握非农行情
- Web3融资寒冬里的冷暖自知:一位投资老兵的真实观察
- 深度剖析:dappOS交易大赛背后的财富密码
- 这波行情简直太爽了!直播间跟单的朋友都赚翻了!
- OP持续走强背后的秘密:一场即将爆发的技术革命
- 比特币ETF能否破冰?美国政界高层罕见发声
- 上市公司为何能疯狂囤币?揭秘四大印钞机背后的秘密
- 周悦盈:当大饼遭遇黄昏之星,28000点下方还能硬撑多久?
- TON+Telegram:区块链行业的下一个破局点?
- 狗狗币能否突破0.08美元大关?关键信号深度解读
- 机构资金狂潮席卷加密市场:一文读懂本周行业大事件
- 打破隐私孤岛:Namada如何为多链世界穿上隐形斗篷
- 揭秘比特币:这个数字黄金的魔力与风险
- 探寻Syscoin:当比特币遇上以太坊的模块化创新
- Moonbeam再次闪耀Mainnet 2023:不容错过的区块链盛会
- 以太坊突破震荡区间,1600大关仍是关键阻力
- NFT巨鲸生存实录:有人日进斗金 有人亏到怀疑人生
- 美联储研究员眼中的资产通账化革命:机遇与风险并存
- 搜索
-